那时候国家还没有鼓励一部分人富起来,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。
比如我们坎市村(其实是生产队),林星星已经有方便面吃了,小元熊。我也不知道人民币元为什么要跑进一碗面了。反正很金贵就是了。
我同学林星星,她爸爸是开货车的。她家就很有钱,是村里第一个盖砖瓦房的,家里有洗澡间和卫生间各一间。里面有水龙头,还不用倒废水。
我们家也有洗澡间,就是女人们在卧室放个桶,小孩子在厨房或晒谷场上放个盆,男人们在任何位置放个盆,这样就洗澡了。
卫生间也是有的。在猪栏过道里,隔着厨房的外墙,放两个尿桶就是了。一般放在打谷机后面,再讲究点的,还挂了化肥袋子当做门帘。有的人家是尿素,有的是什么钾。
我们的卫生间别说锁,压根就没有门。一探头,别人就知道你在里面,连干啥事了都清楚。时间短就是尿,时间长就是屎。信息透明得很。听声音也知道。
小便的时候没啥事,坐在尿桶上,还可以对上猪的眼睛。它们眼睛也是黑黝黝的,又大,睫毛很长,对视起来也有一股深情。如果不看它们一身毛、一脚粪的话。
唯一的尴尬是,在猪吃饭的时候,我们去方便,有点不厚道。
不过想想,隔壁说不定也在吃饭,就也还好。
大便的时候就要注意了,要小心控制力道和位置,确保大便顺着桶滑下去,而不是直接坠落到水面上。
扑通一声,崩了一屁股粪水。
那声音简直震耳欲聋。羞耻心会追着人迅速逃离。
还有一群目击证人。它们分别是大伯家的猪,二伯家的猪,我家的猪。
哦,叔家没有养猪。因为猪栏只有三间。分家的时候,叔叔家分了一个单独的厨房。所以就没有猪栏。我也不知道它们哪个是因,哪个是果。他们几个妯娌吵架的时候,也老扯这个。
叔后来在他家厨房对面,用石头砌了一个小房子做猪栏,猪栏旁边还修了一个林星星家那样的卫生间。不过,我们还是习惯叫它厕所。
借用叔家厕所的时候,没有猪聊天,我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。但后来发现不会屎崩,我觉得家里头,猪可以不要,厕所必须要。
话扯远了哈,还是说回表姑他们干架的事情。虽然这事吧,我也不太清楚。不然我前头也不能跟大家扯那么多屎尿屁的闲话。
说到干架,得把时间再往前推。
当然了,不是推到我跟庄小朋每天争食打架,或我跟张一明祸祸人表姑房子,得再往前推二三十年。
那时还没有我,老张可能七八岁。
我爷奶和表姑是从海东市搬来坎市村的。比起张家,表姑来得晚一点,大概是第二年年底来的,就带了小儿子过来。
我的七八岁还在跟张太太斗智斗勇,跟张小燕争宠抢肉呢。我爸七八岁时已经是家里的半个劳力了。
相比而言,张家的劳动力完全碾压表姑家啊。这也就奠定了老张家对她家态度的基本面:同情加帮扶。
庄家初来乍到,没有地方盖房子,张家就把房子边上的菜地给了表姑。
菜地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盖两间面宽的,旁边再预留大家的走道也得宜的。表姑也想要三间面宽,跟张家一样的。
大家就协商。
这没法协商。张家已经出了一块地了,总不能把山墙外面的走廊和雨水沟都拆了,要拆,得连屋檐都拆了。让也不是这个让法。
爷奶连亲儿子想要猪栏都不给,哪能给一个远出好几房的外甥女拆自己家啊。张太太如此说。
爷奶的菜地另一边是李家,人是本地的,人口又多,房子是五间面宽的,更不可能让了。
这事儿或许就埋下了两家的隐患。
要我说,路对面那么宽敞,房子盖在对面不也挺好的?但是表姑非得在两家人中间夹进去一个塞不下的大房子。你说累不累?
我听着都累。
并排坐吃果果,这是没有果,硬要吃啊。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9:30:39